中共汾阳特别支部纪念馆
汾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素有“文化之乡”的美称,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她还是 吕梁第一个党组织诞生地。
五四运动之后,新思想、新文化、马克思主义开始在汾阳传播。1923年春,汾阳就有了党、团组织的活动,河汾中学李舜卿由太原团地委侯士敏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当年夏天,吕梁第一个青年团组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汾阳支部在汾阳创建。1925年夏,吕梁第一个中共地方组织——中共汾阳特别支部在汾阳诞生了。
中共汾阳特别支部遗址
中共汾阳特别支部纪念馆——特支诞生展厅
1924年,早期革命活动家贺昌批准河汾中学学生李舜卿由青年团员转为中共党员。这是吕梁区域内发展的第一名党员。
1925年,在中共太原支部张叔平等人的帮助下,中共汾阳特别支部成立了。
侯士敏:山西平遥县营里村人,1894年生,中共早期党员,山西党组织创始人之一,1919年,入汾阳县河汾中学读书。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受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太原地方执行委员会委托,回到汾河中学,建立汾阳县第一个团支部。
张叔平:山西离石县大武镇人,1897年生,革命英烈,民国12年10月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民国1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太原团地委组织主任、中共太原小组负责人、中共太原支部书记、上海杨树浦部委书记、浙江省委组织部长。1928年在杭州牺牲。
武子程:山西汾阳东九支社村人,1921年冬经友人介绍供职于美国人创办的基督教汾阳青年会,1924年秋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受命担任中共汾阳特别支部第一任书记。
中共汾阳特别支部组织机构
1926年
中共汾阳特支改建为中共汾阳地方执行委员会,到年底,除在汾阳建立了铭义中学、河汾中学、崇德女校、神道学校、市面5个党小组外,还分别建立了柳林、曲峪、碛口、孝义等党支部。
1927年
中共汾阳地委改建为中共汾阳县委,直属中共山西省委领导。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党的组织工作转入地下。1930年1月,蒋、冯、阎中原大战后,在退驻汾阳的冯玉祥所部军校内的中共党组织的帮助下,汾阳党组织又恢复重建。
1937年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等来到汾阳,帮助在三泉一带发展了20多名中共党员,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路经汾阳,作出“开展游击战争,迅速将汾阳兵站物资转运延安”的指示。汾阳成立了由战地总会领导的县政府。当年年底,在晋西特委宣传部长王文达主持下,中共汾阳县委在南马庄正式组建。
1938年
汾阳县抗日政府在头道川成立,党组织扩展为文交汾介工委,发展近百名党员。同年12月,中共汾北工作委员会在汾阳北部边山组建(后改称为中共汾北县委)。
1940年
汾阳南部党组织与中共汾北县委合并,组成统一的中共汾阳县委,重建了由共产党领导的汾阳县抗日民主政府。
1945年
中共中央发出全面反攻的命令。汾阳县党、政、军、民立即总动员,积极配合八路军晋绥部队对日军坚决实行大反攻,历时八年之久的抗日战争,以汾阳党、政、军、民的伟大胜利而告终。
汾阳党建
山西红色故事编辑部:郝洪振